我是吃烤鴨長大的

 

 

 

   別誤會,咱們家可不是「養鴨人家」,只因我那山東老爸特別喜歡吃烤鴨,所以打從有記憶開始,每個月上北方館吃烤鴨,成為家庭聚會的重頭戲,到北方館子去,就是少不了這一道菜,或許正是這樣的飲食習慣,讓咱們家老老小小對烤鴨挑剔得很。

 

   舉凡致美樓、北平館、悅賓樓、復興樓、宋樓、龍都酒樓、天廚……的烤鴨都品嚐過,從南到北,不知有多少隻烤鴨祭過我的五臟廟,到現在為止,能讓咱們家一再光顧的北平掛爐烤鴨,全台灣好像也沒有幾家。

 

   台灣今夏最火紅的,莫過於是「北京全聚德」,它似乎成為掛爐烤鴨的指標名店。我吃過三次全聚德,第一次在1996年的北京總店,第二次是2006年台北遠東飯店,第三次是今天(2009年)在台北徐州路2號台大醫院旁的庭園會館。

 

 

   若是要問我,全聚德的掛爐烤鴨好不好吃?

嗯……,答案是:

「應該不會主動去光顧的店」。

(第一次吃是自己花錢嚐鮮,後兩次都是老姐請客

 

  第一次品嚐年紀還小,印象不深;再次在台北品嚐,對最後那道「鴨架子湯」留下超~~深刻的「氣味」,整碗都是鴨屁上那兩顆粒腺體的味道,差點沒把剛吃下去的菜餚給全吐了出來;鴨皮兒很脆、無油,是沒錯,但口感很像「威化餅」。

 

 

   師傅用薄刀在片鴨子時,直見大量的鴨油從皮與肉之間溢出,鴨香滿室,怪的是,片好的鴨肉上了桌、一見風,肉質就變得乾乾澀澀,連鴨香味兒也飄得無影無蹤。

 

 

    台灣北方館的掛爐烤鴨是,先將鴨皮片下,再片取鴨肉,用青葱段和炒過的甜麵醬一同捲在荷葉餅裡品嚐,整捲肥瘦的比例自己可以掌控;偏偏全聚德是皮肉一塊兒片下,整塊鴨肉的比例是肉比皮多,咬下去,經過咀嚼,口感實在是點乾柴,若再與荷葉餅、甜麵醬、青葱絲一同包捲塞進嘴裡,吞下肚、猛打嗝,只得拚命灌眼前的茶水與酸梅汁。

 

咱們家對「掛爐北京烤鴨」的條件是:

鴨皮兒油而不膩;

鴨肉多汁鮮甜;

葱段嗆而不辣、

餅皮兒薄而Q軟;

麵醬甘甜而不死鹹。

 

   值得一提的是「鴨架子湯」。台灣的北方館餐館是將鴨骨頭剁成塊,熬成乳白色的湯底後,再和酸菜、薑絲一塊熬煮,最後加入冬粉,成為一道鮮甜、微酸、去油膩的湯品;全聚德的鴨子架湯就是一個「怪」字,不僅是氣味怪,作法也怪。

 

  端出來的,僅有一碗像是加了牛奶的白湯,指標老店或許是為了講求「高檔」,熬煮時加入金華火腿來提鮮,卻把原本鴨肉該有的鮮甜味給壓了過去;今年仍然有些微的「鴨屁股」味道,也許北京人特愛這一味吧,咱們家,敬謝不敏!

 

  坦白說,咱們家還是喜歡台灣北方館的掛爐烤鴨~

 

PS:感謝好友對這篇「吃鴨感言」作了首打油詩送我:

 

        瑞玲慕名來嚐鮮,

       肉乾如柴不對味,

       聲名遠播只一般,

       鴨湯只有屁滋味。

 

       短短幾字,就是本姑娘我心裡想說的話~厲害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烤鴨 全聚德 北京烤鴨
    全站熱搜

    醫藥記者王瑞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